拼音ěr rú mù rǎn
注音ㄦˇ ㄖㄨˊ ㄇㄨˋ ㄖㄢˇ
基本解释濡:音如;沾湿;染:沾染。耳朵经常听到;眼睛经常看到;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出处唐 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目濡耳染,不学以能。”
例子她完全没有读过书,但她单凭耳濡目染,也认得一些字,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。(郭沫若《少年时代 我的童年》)
拼音ěr rú mù rǎn
注音ㄦˇ ㄖㄨˊ ㄇㄨˋ ㄖㄢˇ
正音“濡”,不能读作“xū”。
感情耳濡目染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不知不觉地改变。
辨形“濡”,不能写作“儒”。
辨析耳濡目染和“耳闻目睹”都有耳朵听见眼睛看见的意思。不同在于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看到;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影响;“耳闻目睹”强调亲自听到看到;受没受到影响不管。
英语be influenced by what one constantly sees and hears
日语見よう聞きようで自然(しぜん)と覚(おぼ)える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眼空一世 |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。 |
失魂丧胆 | 形容极度恐慌。 |
高屋建瓴 | 建:倒水,泼水;瓴:盛水的瓶子。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。比喻居高临下,不可阻遏。 |
自我批评 |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。 |
黄台之瓜 | 黄台:指《黄台瓜辞》,为唐李贤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零光片羽 |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结党营私 | 营:谋求。互相组成小集团;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。也作“植党营私。” |
无时无刻 | 时、刻:时间;时候。没有一时一刻。 |
流离颠沛 |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 |
铁面无私 | 形容公正严明;不讲情面。铁面:比喻刚直无私。 |
遁入空门 | 遁:逃遁;空门:指佛教,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开尘世而入佛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