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静言庸违的意思
jìngyányōngwéi

静言庸违

拼音jìng yán yōng wéi
注音ㄐ一ㄥˋ 一ㄢˊ ㄩㄥ ㄨㄟˊ

繁体静言庸違
静言庸违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。犹言口是行非。

出处《尚书·尧典》:“静言庸违,象恭滔天。”

基础信息

拼音jìng yán yōng wéi

注音ㄐ一ㄥˋ 一ㄢˊ ㄩㄥ ㄨㄟˊ

繁体静言庸違

感情静言庸违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字义分解


※ 静言庸违的意思解释、静言庸违是什么意思由字词诗网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 (尾字接龙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小人得志 小人: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。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。
离世遁上 超脱世俗,回避君上。
催人泪下 催:催促,促使。形容事迹十分感人,使人不禁流下眼泪。
妇人醇酒 谓沉湎于酒色。语本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秦数使反闲……公子(无忌)自知再以毁废,乃谢病不朝,与宾客为长夜饮,饮醇酒,多近妇女,日夜为乐者四岁,竟病酒卒。”
锲而不舍 锲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。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。
志满意得 志向实现,心满意足。
将功补过 将:拿;补:补偿。用功劳补偿过错。
劳民伤财 劳民:使人民劳累;伤:耗费。既让人民劳累受苦;又耗费了资财。指滥用人力物力;造成浪费。
当机立断 面临紧急关头;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。当:面临;断:决断。
顿挫抑扬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、停顿转折,和谐而有节奏。
兵无常势 兵:战争;常:常规、不变;势:形势。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。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