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土龙刍狗的意思
lóngchúgǒu

土龙刍狗

拼音tǔ lóng chú gǒu
注音ㄊㄨˇ ㄌㄨㄥˊ ㄔㄨˊ ㄍㄡˇ

繁体土龍芻狗

近义词
土龙刍狗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泥土捏的龙,稻草扎的狗。比喻名不副实。

出处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杜微传》:“曹丕篡弑,自立为帝,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。”

基础信息

拼音tǔ lóng chú gǒu

注音ㄊㄨˇ ㄌㄨㄥˊ ㄔㄨˊ ㄍㄡˇ

繁体土龍芻狗

感情土龙刍狗是贬义词。

用法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英语hollow reputation without basis

字义分解


※ 土龙刍狗的意思解释、土龙刍狗是什么意思由字词诗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卑谄足恭 卑:低下;谄:巴结奉承;足:音“巨”,过分;恭:恭顺。低声下气,阿谀逢迎,过分恭顺,取媚于人。
风驰电掣 弛:快跑;掣:闪过。像风奔驰;像电闪过。形容非常迅速;急闪而过。也作“风驰电赴”。
扫地出门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;室内干干净净;不留任何东西。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;连人也被赶出家门。
前瞻后顾 同“瞻前顾后”。看看前再看看后。有时形容顾虑过多,犹豫不决。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
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 牛后:牛的肛门。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
敏而好学 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
三人行,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
作乱犯上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
己溺己饥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有目共睹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
叽叽喳喳 语音杂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