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引咎责躬的意思
yǐnjiùgōng

引咎责躬

拼音yǐn jiù zé gōng
注音一ㄣˇ ㄐ一ㄡˋ ㄗㄜˊ ㄍㄨㄥ

繁体引咎責躳
引咎责躬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同“引咎自责”。

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“后壹奸罪发露伏诛,权引咎责躬。”

例子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世宗纪》:“虽古人有引咎责躬,因灾致惧,亦无以过此也。”

基础信息

拼音yǐn jiù zé gōng

注音一ㄣˇ ㄐ一ㄡˋ ㄗㄜˊ ㄍㄨㄥ

繁体引咎責躳

感情引咎责躬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
字义分解


※ 引咎责躬的意思解释、引咎责躬是什么意思由字词诗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倾家荡产 倾:倒出;荡:弄光。把全部家产都弄光了。
日月合壁 日月同时上升,出现于阴历的朔日。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。
失魂丧胆 形容极度恐慌。
满山遍野 布满山岭田野。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。
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。
顾后瞻前 同“瞻前顾后”。
乐道好古 以守道为乐,喜爱古制。
顿挫抑扬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、停顿转折,和谐而有节奏。
头面人物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
广阔天地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
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、蒙骗人。
三长两短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;现多指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