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不识的意思
shí

不识

拼音bù shí
注音ㄅㄨˋ ㄕˊ

繁体不識
不识

词语解释

不识[ bù shí ]

⒈  不知道,不认识。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。指误杀。不处理,不主持。识,通“职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不知道,不认识。

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”
郑玄 笺:“其为人不识古,不知今,顺天之法而行之者。”
唐 韩愈 《闵己赋》:“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。”
鲁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识羞。”

⒉  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。指误杀。

《周礼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识。”
郑玄 注:“识,审也。不审,若今仇讎当报甲,见乙,诚以为甲而杀之者。”

国语辞典

不识[ bù shì ]

⒈  不认识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一一回》:「孔融不识其人,不敢开门。」
《老残游记·第一九回》:「却叫许明不须同往,都到村相遇,作为不识的样子。」

⒉  不懂得、不明晓。

《文选·曹植·送应氏诗二首之一》:「游子久不归,不识阡与陌。」
《文选·嵇康·养生论》:「是犹不识一溉之益,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不识"的意思解释、不识是什么意思由字词诗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与不识的词语相关的句子

1.几人听的那是如痴如醉,精彩出不识时务的杨流风打断龟寿,质问他为何孙飞虎五千人马竟然连个小小的普救寺也围不住,还让人跑了出去整一个废柴将军。

2.风这么大,力量这么强,你偏要和他作对,你也太不识时务,真是个十足的傻帽。

3.自初平以来,公孙度不识大体,性情残暴,威凌诸部。

4.若居承平之世,睥睨宫阃,幸灾乐祸,首为逆乱,诖误善良;如在兵革之时,构扇反复,纵横说诱,不识存亡,强相扶戴:此皆陷身灭族之本也。诫之哉!诫之哉!

5.爷爷在旧社会因为家穷上不起学,不识一丁,是个睁眼瞎;解放后参加了识字班,学会了查字典,如今还经常看书读报呢。

6.不识大体的人会吃亏的。

7.周宗建骂魏忠贤不识一丁,魏忠贤命以铁钉钉之,又使他穿绵衣,以沸汤浇之,顷刻皮肤卷烂,赤肉满身。

8.为了这点小事你就到处张扬,弄得大家乱轰轰的,太不识大体了!

9.人世间总有一些不管时节、不识时务的人,正是他们对时间的漠视,留下了时间的一份尊严。余秋雨

10.这两天的报纸上、电视里开始有对清欠单位的表扬声了,我看这样的做“秀”是不识时务,是在学肯尼金吹高音萨克司风,功力也太差劲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