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诗文李白的诗金门答苏秀才

金门答苏秀才

[唐代]:李白

君还石门日,朱火始改木。

春草如有情,山中尚含绿。

折芳愧遥忆,永路当日勖。

远见故人心,平生以此足。

巨海纳百川,麟阁多才贤。

献书入金阙,酌醴奉琼筵。

屡忝白云唱,恭闻黄竹篇。

恩光照拙薄,云汉希腾迁。

铭鼎倘云遂,扁舟方渺然。

我留在金门,君去卧丹壑。

未果三山期,遥欣一丘乐。

玄珠寄象罔,赤水非寥廓。

愿狎东海鸥,共营西山药。

栖岩君寂灭,处世余龙蠖。

良辰不同赏,永日应闲居。

鸟吟檐间树,花落窗下书。

缘溪见绿筱,隔岫窥红蕖。

采薇行笑歌,眷我情何已。

月出石镜间,松鸣风琴里。

得心自虚妙,外物空颓靡。

身世如两忘,从君老烟水。

隐居 

金门答苏秀才鉴赏

  此诗作于公元743年(唐玄宗天宝二载)。当时李白正待诏金门。扬雄《解嘲》:“历金门,上玉堂。”应劭注:“金门,金马门也。”苏秀才,名不详。李白在诗中写道:“得心自虚妙,外物空颓靡”。从诗中“我留在金门,君去卧丹壑”两句来看,苏秀才的隐居之处确实非凡:“鸟鸣檐间树,花落窗下书。缘溪见绿篠,隔岫窥红蕖。月出石镜间,松鸣风琴里”。李白向来对这种自然造化的胜景就一往情深,于是就想象着苏秀才一定在眷恋自己,以至于“身世如两忘,从君老烟水”。待诏金门的李白似乎按捺不住内心的期盼,表示身世两忘,跟随苏秀才在大自然中终老一生。“得心自虚妙”的“得”既指苏秀才,当然也包括李白在内。

李白简介

唐代·李白的简介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...〔 ► 李白的诗(963篇)

猜你喜欢

失题十七首 其十七

明代张弼

吴淞江口海之堧,闻说留侯世业传。屯戍孤城无百雉,延师黉舍有三鳣。

晴沙自葺袁崧垒,曲埼谁维吕政船。帖帖鲸波无个事,高歌长剑倚青天。

感怀诗二章(奉使中原署馆壁)

唐代韩熙载

仆本江北人,今作江南客。再去江北游,举目无相识。
金风吹我寒,秋月为谁白。不如归去来,江南有人忆。
未到故乡时,将为故乡好。及至亲得归,争如身不到。

挽赵秋晓

宋代张孺子

早袖经纶手,归欤卧首阳。

可怜心锦绣,不补帝衣裳。

二月三日点灯会客

宋代苏轼

江上东风浪接天,苦寒无赖破春妍。

试开云梦羔儿酒,快泻钱塘药玉船。

无题五首 其一

崔荣江

岁渐黄昏发渐疏,心田荒却忍轻锄。无凭竖亥量山海,且仗陈玄写陋书。

鱼种方塘花种院,烛明长案月明居。杯中斟是闲情味,笑说陶公或不如。

解语花·见江岸草花淡红可爱而赋

清代黄之隽

沿洲杜若,蔽石江蓠,荒庙幽馨惹。细花开向无人处,几点自成风雅。

嫣红淡赭。是暮雨、罗裙吹化。题赠他、真本离骚,尽付湘灵写。